建筑学界有个“诺贝尔奖”
叫普利兹克建筑奖
这个奖
只颁给在世最伟大建筑师
2012年前
没有中国人得过这个奖。
2012年
第一个中国人终于出现了
他就是王澍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一个最不象学校的地方
建筑本身就是一个美学标准
这些建筑
都是王澍设计的
1988年到2000年
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高潮期
在国内建筑师大展拳脚之时
王澍却选择了到杭州隐居
2000年
他拿到了同济大学博士学位
然后选择了到杭州中国美院任教
一天
美院院长许江找到王澍
想请你设计新校区
但预算很低
王澍对许江说
这么低的造价
还要求达到国际水准
我都能做到
但有一个要求
彻底自由
许江答应了
王澍从各地拆房现场收集了
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
然后让它们在新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
恰到好处的得以新生
这种回收利用
不但造价低廉
更重要的是
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风格
象山校区一出生就饱受质疑
建筑师圈评价
这是杭州最难看的建筑
但老师和学生却这么说:
谈不上感动
但我就是愿意久呆
这是我见过的
最无作息表压力的校园
就喜欢在这里小酌咖啡
秉烛神游
2006年
王澍接下宁波博物馆设计工作后
从建筑新区拆掉的30个村庄里
回收了40多种600多万块废砖旧瓦
作为建造博物馆的基础材料
负责人对王澍咆哮
这是城市新中心,
为何用这么脏的材料建博物馆
随后又是多次争吵
但王澍都坚持了下来
新材料建成的房子是没有回忆的
但我的这个房子是有回忆的
它代表着真正的人类生活的历史
博物馆建成开放后,
原定每天3000人参观
却连续3个月人数破万
有人指着墙壁说
那块砖特别像我们家原来那院墙上的
这一块块老砖感动着游客
而游客不经意的话也感动着王澍
2009年
“南宋御街”准备重建
杭州市政府找王澍问
这条街就是一堆破烂
王老师准备怎么改
王澍生气了
对着市委书记说
过去20年杭州市中心的建设
才是整个一堆大破烂。
恰恰是这条街看上去破
但还保持着一个美好城市的影子
如今的南宋御街
已成为杭州著名景点
重建后
保留了宋元
明清和民国建筑
中西方的建筑
在这里浑然一体
对于杭州来说
遇到王澍
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而对于临沂来说
遇见海棠
同样也是这座城市的幸运
温度与情怀
以及爱
让热爱生活的人咸来汇集
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
我们可能失去曾经的闲适
在这里
感受生活的真谛
以新东方风格合院为主题
传承中国古建筑的文化历史
营造出一种新现代主义的禅意景观文化
以国匠之心精筑滨河
构筑最美的私家住宅
新东方禅意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符
王澍用心改变了宁波的地标
奥德海棠则用心
树立了临沂建筑的标杆
感受这座城市的脉搏与呼吸
如一朵美丽的海棠
绽放于滨河岸边
不久的将来
和小越一起见证
“新东方风格就在海棠”
的经典之作
从心出发
用心做点改变
阅尽东方
回归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