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的夜晚,当远离城市光污染的时候,我们抬头能清楚的看见天上的银河。银河随着地球自转,每天也是东升西落。银河刚从地平线升起来的时候,从南到北横跨整个东半部天空,看上去就像一座弯弯的拱桥,被天文爱好者称为银河拱桥。
下面来讲讲如何拍摄和后期银河拱桥
前期准备:
1.拍摄时机: 月末或者月初,刚好月亮落山了银河升到合适位置或者银河先起来月亮还没升起来就行。银河拱桥出现的时间是在春夏两季,每天出现的时间都有所变化,最佳的拍摄高度大约是拱桥最高在45度角左右时,由于必须要难得的好天,还要避开月光的干扰,所以尤为困难。
手机app可以帮助我们定位银河的位置,推算出未来几个小时银河上升的高度和方位,为提前找的合适的前景做准备。 这里推荐star walk2或者星图。
大体上3月初凌晨4点,4月初凌晨2点,5月初半夜12点,6月初晚上10点,再往后天恐怕还黑不透银河就已经升起来,拱桥是无法拍摄了,只能拍单张银河。
以下是银河刚刚升起
以下是银河升高了
这是6月份银河,已在头顶。
这是9月份银河。
2.拍摄器材:
①相机: 最好使用全画幅的,因为高感比较好,我用的是尼康D810,以前用D7000也随意拍。
②镜头: 推荐使用超广角或鱼眼镜头,因为能容纳更多的地景和银河在画面中。 光圈,最好恒定f2.8或大于f2.8的,我用的是尼康14-24。
③三脚架: 银河拍摄曝光时间一般在20-30秒,没有一个稳定的三脚架肯定不行。
④快门线: 用手按快门会引起机身晃动导致照片不清晰,所以要使用快门线。如果实在没有也没关系,把相机设置成延时2秒拍摄也可以避免晃动。 我买的是无线快门线,这样也可以自拍。
3.拍摄技巧
①图片格式: 使用RAW格式 进行拍摄,保存更多细节,尼康是NEF。还有一点要关闭机身降噪哦~
②如何拍摄: 人站在前景正前方,相机竖放在三脚架上,每旋转15-30度拍一张,保证每张照片有1/3以上重叠部分。 现在的云台一般都有刻度,按照刻度转动即可。
4.拍摄参数
①对焦 : 星空拍摄一般使用M档(全手动模式),MF手动对焦模式,焦距调至无限远。
②光圈: 大光圈,一般都开到f2.8。如果机身比较好,可是收一些光圈保证镜头的成像质量。
③快门速度: 由于地球自转,所以星星的位置是移动的,如果快门速度过慢会导致星星出现拖线。快门速度遵循“500定律”,用500/镜头焦距,就能算出这个焦距下能使用的最慢快门速度。
比如:我用镜头的14mm端拍摄,那快门速度只要在(500/14)s以下,星星就不会有明显拖线。
我一般用25秒到30秒。
④感光度ISO: 对于现在数码相机来说3200-6400都是可用范围。我一般使用3200,4000,6400,但是感光度越高,图像的噪点越多,越影响画质。
④焦距: 我基本用14mm居多,更广可以容纳进更多星空。
下面来讲讲如何后期银河拱桥:
step 1: 将照片导入lightroom里编辑,合成全景图。(用photoshop也可以合成全景图,点击菜单文件-自动-photomerge,将要合成的片子拖入即可)首先,选定你拍的全景图。
其次,合并照片。
生成全景图。
另一种方法,在ps里合成全景图。
其它例子。
step 2:照片会有点歪,没关系,我们可以进行调整。lightroom里有个工具叫做镜头矫正,可以自动调整,也可以手动调整。
step 3:
1.我一般会将色温调低,使天空更蓝。
2.适当拉一点曝光让画面更亮。
3.加一点对比度让星星明显一些。
4.再对阴影、白色色阶、黑色色阶进行微调,提升暗部细节和亮部细节。
step:5
使用去雾霾使银河更清晰,天空更通透。
完工
对了,有时候开了高感光度噪点很大,可以使用减少杂色功能。放下对比图。
最后用一句文艺的话来告别。“即使你站在我的对面,你看到的我也不是当时的我,当你抬起头,看到的是八分钟前的太阳,一百年前的北斗七星,250万年前的仙女座大星系…所以当你一个人在夜晚仰望星空时,看到的不是恐惧,也不是寂寞,而是满满的宇宙的历史。”